2024 International Chinese Visual Image Art Film Festival

金樽奖
概要
章程
评委
入围作品
获奖名单
概要

   “金樽奖”华语影片评选每年汇集来自华语界(及华侨)的100多所高校和文艺机构的近1000部的影视艺术作品。最终有25部左右的影片入围决赛(颁奖)。“金樽奖”参赛影片主题丰富,风格迥异,既有影坛人物的新作,又有新生力量的崛起杰作。诸多作品通过影像呈现多元文化,触及内心且鼓舞人心。

  参赛影片经实地或网上在线报名,电影节选片人选片和社会组织推荐,由组织委员会统一遴选,送交评委会最终评判。

   “金尊奖”评委会由至少七位业界知名专业人士组成,有导演、制片人和演员等。评委会的构成受业界、媒体及大众的极大关注,这体现了电影节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评委经讨论和投票评选出获奖影片,并在颁奖典礼现场颁发下列各项大奖。

      – 金樽奖最佳影片
       – 评委会大奖
       – 金樽奖最佳导演
       – 金樽奖最佳女演员
       – 金樽奖最佳男演员
       – 金樽奖最佳编剧
       – 金樽奖最佳摄影
       – 艺术贡献奖(终身艺术成就奖)
......

   “樽”为中国古代盛酒的器具,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樽”的造型与华语视艺节的Logo神似,既表达了华语电影人对青年电影事业发展的燃情助力,也象征古老的东方民族传统文化。


华语大学生视觉映像艺术节章程

(下文简称为“华语视艺节”)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报名参加华语视艺节“金樽奖”华语影片主竞赛、微电影竞赛、“金眸奖”命题记录片竞赛,以及院线电影展映单元的影片。

第二条

华语视艺节,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法律要求,华语电影人群体认可的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艺术节。电影节的宗旨是以多层次多视角发掘青年导演为重点,关注展示高质量影片,推动艺术界、教育界、社会公益界的合作与交流。

第三条

华语视艺节每年六月起在南通举行。第2届华语视艺节于2015年6月28日(开幕仪式)至12月12日(颁奖典礼)举行。

第四条

电影节负责挑选和邀请影片参加竞赛和展映。

符合下列标准的影片可被视为“金樽奖”华语影片主竞赛单元的候选影片:

1、2014年6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的剧情片、纪录片或实验片(动画片);

2、未曾在往届的华语视艺节竞赛单元参赛;

3、优先选择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影片;

4、放映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5、格式:35mm胶片或DCP;

符合下列标准的影片可被视为“金樽奖”微电影竞赛单元的候选影片:

1、2014年6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优先选择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影片;

2、放映时间不超过35分钟;

3、格式:CD介质、35mm胶片、DCP;

4、作品内容可选择为剧情片、广告片或实验片(动画片);

符合下列标准的纪录片可被视为“金眸奖”命题纪录片竞赛单元的候选影片:

1、2014年6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优先选择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影片;

2、放映时间不超过70分钟;

3、格式:CD介质、35mm胶片、DCP;

符合下列标准的剧情片、动画片、纪录片可入选院线电影展评周暨华语传媒大奖:

1、 2014年6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

2、 影片尚未公映或2016年1月1日以后公映;

3、 格式:35mm胶片或 DCP格式;

4、 剧情片、动画片、纪录片放映时间不得少于70分钟;

5、普通话对白影片必须有英文字幕;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对白的影片必须有中英文字幕;

符合下列标准的剧情片、动画片、纪录片可被视为线电影展评周展映影片:

1、除专题影展以外,影片一般是2014年1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的;

2、放映时间不得少于70分钟;

3、格式:35mm胶片或DCP。

第五条

送片单位一旦正式确认接受电影节邀请,即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撤回已入选华语视艺节的影片。电影节组委会承诺:所有参加电影节的影片仅限于电影节期间在指定影院放映。

第六条

凡是非英语对白的电影,送片方需提供英语字幕拷贝。送片方还需将完整的英文字幕台本提供给电影节。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影片,电影节可单方面决定是否接受其参加。影片放映时配有电子中文字幕显示,英译中的翻译和字幕机的操作由电影节负责。

第七条

电影节鼓励入选影片的制片方或发行方利用电影节之契机作影片推广、宣传,在电影节指定场所张贴电影海报。电影节新闻委员会将要求送片方提供相当数量的电影海报、宣传册、剧照和片花。

第八条

电影节邀请华语界电影专家组成“金樽奖”、“金眸奖”评选委员会,分别竞赛单元的影片进行评选。最终结果在颁奖典礼上公布。评委不能与竞赛影片的制作或商业开发有关。

第九条

报名影片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11月30日。

第十条

获得“金樽奖”参赛参展资格的影片,电影节将邀请该片的导演及主要演员出席华语视艺节相关活动。(电影节提供的相关待遇详情请参见参赛、展映影片代表邀请信)。


首 届华语大学生视觉映像艺术节评委简介

名誉主席:

范 曾

主 席:

江 平

评 委(排名不分先后):

蔡 伟

刘 赦

马军勤

陆 川

许 平

林 晓

冷冰川

第二届华语大学生视觉映像艺术节评委简介

主 席:

江 平 Jiang Ping(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股份总经理)

评 委:

李作楠 Li Tso Nan(台湾著名动作电影导演)

傅靖生 AF(知名学者、绘画艺术家、摄影大师、电影导演)




2014首届华语视艺节“謇公奖”(入围名单)

 【微电影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本科-专业):

  《关于那个女人》(北京电影学院)

  《川剧往事》(西南大学)

  《茉莉橘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我的成人礼》(上海戏剧学院)

  《Colours》(新乡学院)

  《鲫鱼》(广州美术学院)

  《Here,Too》(纽约电影学院)

  《深水区》(北京电影学院)

  《寻找》(南京艺术学院)

  最佳剧情片(本科-非专业):

  《你不知道的事情》(湖南科技大学)

  《疯狂的手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遇见》(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毕业作品》(武夷学院)

  《告别夏天》(云南大学)

  最佳剧情片(专科):

  《走你》(南京视觉艺术学院)

  《爱的风帆》(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被风吹过的青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梦的残章》(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

  《爱你没差》(南通职业大学)

  最佳实验片:

  《在路上》(新乡学院)

  《第十三双眼睛》(北京电影学院)

  《伞》(广州美术学院)

  《传承之爱》(江苏科技大学)

  《天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最佳广告片:

  《小城印象》(新乡学院)

  《现实的梦》(武夷学院)

  《惩》(南通大学)

  《消失》(新乡学院)

  《光盘行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Durex》(南京视觉艺术学院)

  【“特殊的关注”纪录片竞赛单元】

  金眸奖:

  《白》(西南大学)

  银眸奖:

  《边城》(西南大学)

  《隐居中国》(湖南大学)

  《漂在云南》(上海大学)

  铜眸奖:

  《舞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等待》(新乡学院)

  《墙头上的人》(新乡学院)

  新秀奖:

  《粉画人》(新乡学院)

  《跑酷青春》(新乡学院)

  【评审委员会单项奖】

  最佳导演:

  谷一盈(作品《关于那个女人》 北京电影学院)

  周倩莺(作品《Here,Too》 纽约电影学院)

  陈一线(作品《川剧往事》 西南大学)

  熊玮(作品《我的成人礼》 上海戏剧学院)

  夏梦怡(作品《隐居中国》 湖南大学)

  王洋(作品《第十三双眼睛》 北京电影学院)

  李青于蓝(作品《漂在云南》 上海大学)

  郑成飞(作品《深水区》 北京电影学院)

  孙景旋(作品《告别夏天 云南大学》)

  张扬(作品《寻找》 南京艺术学院)

  最佳编剧:

  谷一盈(作品《关于那个女人》 北京电影学院)

  万书路、郭俊歧(作品《川剧往事》 西南大学)

  刘晓星(作品《伞》 广州美术学院)

  戴亮(作品《茉莉橘子》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吕俊(作品《转角》 新乡学院)

  王亚飞(作品《Colors》 新乡学院)

  王洋(作品《第十三双眼睛》 北京电影学院)

  畅文泉(作品《离殇》 新乡学院)

  邓艺萌、郭嘉昕(《圆》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蒋雅莉(《遗失了一只猫》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曹益(《时光纪》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张扬(《寻找》 南京艺术学院)

  最佳摄影:

  马川(作品《关于那个女人》 北京电影学院)

  Godon Yu(作品《Here,Too》 纽约电影学院)

  田骏(作品《川剧往事》 西南大学)

  张江(作品《我的成人礼》 上海戏剧学院)

  任君君(作品《青橘·柠檬》 南京视觉艺术学院)

  孙晓(作品《昂达Mp3》 南京视觉艺术学院)

  最佳制作:

  杨宇骏(作品《伞》 广州美术学院)

  向昱(作品《边城》 西南大学)

  陈芳芳(作品《找你妹》 南京视觉艺术学院)

  最佳表演(男演员):

  杨坤玖(作品《川剧往事》 西南大学)

  张植绿(作品《我的成人礼》 上海戏剧学院)

  戴林成(作品《爱的风帆》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汤旭(作品《疯狂的手机》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彭波(作品《深水区》 北京电影学院)

  袁毅奇(作品《寻找》 南京艺术学院)

  最佳表演(女演员):

  吴熙(作品《川剧往事》 西南大学)

  马晓静(作品《关于那个女人》 北京电影学院)

  刘晓星(作品《鲫鱼》 广州美术学院)

  Amy Rutledge(作品《Here,Too》 纽约电影学院)

  朱维新(作品《我的成人礼》 上海戏剧学院)

  吕俊(作品《转角》 新乡学院)

  胡雅文(作品《离殇》 新乡学院)

  林霞(作品《毕业作品》 武夷学院)

  最佳指导:

  王  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祝红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刘觉敏(南京视觉艺术学院)

  蔡  倩(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游令昆(新乡学院)

  庄  鹏(新乡学院)

  评委会特别大奖:

  陈一线(作品《川剧往事》 西南大学)

  熊  玮(作品《我的成人礼》 上海戏剧学院)

  刘晓星(作品《鲫鱼》 广州美术学院)

  张  扬(作品《寻找》 南京艺术学院)

  【高校组织奖】

  特别奖:

  北京电影学院

  新乡学院

  南京视觉艺术学院

  贡献奖: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南通理工学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4首届华语视觉艺节“謇公奖”各奖项名单:

【评审委员会特别大奖】

《正义核心》(美国福赛大学),导演:巩天阔

【微电影竞赛单元】

1、最佳剧情片(本科—专业):

《鲫鱼》(广州美术学院),导演:杨宇骏/刘晓星

2、最佳剧情片(本科—非专业):

《你不知道的事》(湖南科技大学),导演:吴曼玉

3、最佳剧情片(专科):

《爱的风帆》(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导演:李俊

4、最佳实验片:

《第十三双眼睛》(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王洋

5、最佳广告片:

Durex》(南京视觉艺术学院),导演:王运

“特殊关注”命题纪录片竞赛单元】

1、特别大奖:

《白》(西南大学),导演:陈一线

2、金眸奖:

《隐居中国》(湖南大学),导演:夏梦怡

3、银眸奖:

《漂在云南》(上海大学),导演:李青于蓝

4、铜眸奖:

《等待》(新乡学院),导演:谷昱

【评审委员会单项奖】

1、最佳导演奖:

熊玮,作品《我的成人礼》(上海戏剧学院)

2、最佳编剧奖:

谷一盈,作品《关于那个女人》(北京电影学院)

3、最佳摄影奖:

Godon Yu,作品《Here,Too》(纽约电影学院)

4、最佳表演奖(男演员):

张植绿,作品《我的成人礼》(上海戏剧学院)

5、最佳表演奖(女演员):

吕俊,作品《转角》(新乡学院)

6、最佳指导奖:

刘觉敏(南京视觉艺术学院)

想(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游令昆(新乡学院)

鹏(新乡学院)

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评委会特设:终身艺术成就奖】

【评委会特设:影像传播力最佳奖】

《寻梦之旅》,马鞍山电视台/中共和县县委宣传部

【组委会评定集体奖项】

1、高校特别奖:

北京电影学院

新乡学院

南京视觉艺术学院

2、文艺联演贡献奖:

南通理工学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商贸职业学校